查看原文
其他

    编者按

    笔者好棋好牌,于诸般棋中,独好西洋象棋。余等弈者,尤重师承,所谓“良师益友”,咸如此类。文叙往事,大学岁月,言语诙谐,文笔随意,以余所见,轻松自由非前日可比。虽然,轻松之下,自有他意。余等推送此篇,一来为文中深意所感,内心触动,二来以生对师之言,奉余等教师节贺礼在上,些许单薄,不成敬意,还望笑纳。

    关于国际象棋

    国际象棋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智力游戏,是在世界上拥有最多爱好者的棋类游戏。

    国际象棋是智慧的试金石——歌德

    国际象棋是智慧的体操——列宁

    国际象棋是战略和战术融合的典范——就算我说的好啦。

    关于谢军女士

        我国的第一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是谢军女士。她退役后曾在北师大任教数年,其间正好我也在师大上学,在某个学期开始时发现公共选修课中有国际象棋这门课程,报名人数已达98/99,于是赶忙搭上了末班车;后来就一连上了四个学期——后三个学期是重复修习,没有学分。现在想来,那时候每个星期最快乐的时光,就是周四晚上上课的时候,下课后跟相投的同学“纹枰论道”的时候,和与棋友聊天时把生活中大小事情都用国象术语给置换了的时候了。

        在我们面前的讲台上,谢老师不像是摘金夺银的勇者,也不像是顶着若干头衔的大V,只像是一位姐姐,带着我们不疾不徐地徜徉在种满奇花异草的桃花岛,生动活泼地讲述着身周的景色,还时不时地就皮一下……只是偶尔在毫不滞涩的随口指点中隐约透出了睥睨天下的气质。下面列几条我印象中的谢老师上课高频词汇吧。

    ·你走个这,人家吧唧(biājī)……

    一般出现在同学回答问题以后。我们这群没受过专业训练的菜鸡,时不时地就会答出些匪夷所思的臭棋来。这时谢老师一般如何反应呢?最常见的就是这一句。比如说,“你走个这,人家吧唧一将,你非得这么走吧?人家再吧唧把你马吃了。”台下就一片恍然大悟的声音。


    ·你走这棋我就哭!

    同上,语气更强烈一点。

    ·棋是两个人下的。

    谢老师教导我们,下棋不能做无准备的进攻,要有一个计划,比如说给对方制造一个半开放线上的落后兵,然后把重子叠在半开放线上进行打击最终把兵拔掉,等等。但我们的计划有时就特别空中楼阁,原因是,对手容易阻止你实现这个计划。谢老师在同学们回答问题之后就可能这么说:“我知道你想这么走这么走这么走,可是你要知道棋是两个人下的,blah blah blah……”

    ·我知道你想什么好事儿呢。

    一般出现在下指导棋的时候。我们有时也会给谢老师设个陷阱,指望她一个小不察便跳了进去。但是幻想的泡沫几乎总是会粉碎,标志就是这句话。

    ·这棋赢不到了……

    偶尔,我或其他的同学会和谢老师和棋。这时谢老师会很委屈,没糖孩子一般地说:这棋和了,赢不到了……我们学生此时就张牙舞爪、弹冠相庆去了。

    ·这棋要职业棋手就起立了……

    我们有时丢了一子半子了,还死撑不投降呢,谢老师就会说:这棋要职业棋手就起立了。意思是,你小子更应该起立(认输)啦,还是再来一盘儿吧。


    ·你的王周游世界 / 成了人家活靶 / 裸奔

    谢老师“评书”说到攻王的时候,关于王的词汇总是不带少的。比如说:“你的王先周游世界了”“你王都成了人家活靶了”“你王都裸奔了”,都是说王前防守空虚,被人家将得到处跑的狼狈情景。


    ·就这劲儿的……

    这是谢老师讲“评书”时喜欢用的口头语。比如说到一方铁了心攻王,就这么说:“他先走个这,又走个这,冲着人家王(做个大兵压境的手势)‘就这劲儿的’就来了。”有一次说到某某请她去参加奥运会火炬接力,搬出好多关于爱国的词来动员她去,突然谢老师摆一个红卫兵姿势,“就这个劲儿的”……我们便大笑不止。

        大学里,一般老师上课会点名,因为每学期的总成绩中有平时成绩,平时成绩怎么计算呢?就拿出勤率来衡量啰。但奇怪的是,谢老师从不点名;即使学生和领导都建议她点,她也我行我素。这是为什么呢?我猜测原因是:大师的课是由它的精彩诱使学生来的,而不是由考试成绩驱使学生来的。拿点名来保持出勤率,难道不掉价儿么。当然了,谢老师的课通常都会来很多人,大家的发言也很积极,如下图。

        我有一件能吹一辈子的奇迹就发生在谢老师的课上。第一个学期期中时有一场指导棋,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比赛,各组的第一名和谢老师下车轮战。我刚开始学,“职业生涯”只下过九盘棋,就动了歪心思:把同来上课的熟人——下铺黄三哥、对床小猴子、隔壁舍的金胖子等棋盲聚集到一起,于是就兵不血刃地拿了小组第一啦。

        接下来就是车轮大战。支撑到第26回合,谢老师走完后我算出三回合后必将丢掉一兵——在国际象棋中,少一兵且没有补偿就是败势了。当时已经感觉没戏了,抱着头很久没走棋。绝望之下又多算了两步,居然发现如果27、28回合把子力调整好,第30回合可以反捉死她车!车的活动能力极强,是几乎捉不死的,却居然在这个局面下是个例外。谢老师被十盘棋牵扯了精力,没有发现这个陷阱。走到第30回合,车果然无处可逃,谢老师:“我想这盘棋应该是你赢了。”

        如果我自己是世界级的棋手,众目睽睽下阴沟翻船给一个菜鸟,或许会感到很没面子吧;但谢老师坦承自己的失利,很平静说道“这一点儿也不丢人”,然后给我们分析她输棋的原因。——“他就憋着这一步呢,我也特配合地就往里跳,呵呵。”

        只言片语,现出风度。

        再后来,谢老师每堂课下课之后都和我们下指导棋,让我们在和高手的实战中进步得更快些。和谢老师过招,全身血液都奔涌起来,竞技状态会达到最佳。一年后,我便成为校国际象棋队的一员,和队友们一起挑战其他高校的选手了。可惜我们在北京大学生国象团体赛中并没有取得好成绩,只获得前8名,成为一个遗憾。但我想重要的不是荣誉,而是此后无论与怎样强大的高手在什么领域放对,或许表面上会谦虚一下,但内心从来就没怵过的心态,这一定得益于两年来和谢老师下的那数十盘车轮战。

        谢老师是师大人。她高中时候被师大校长相中,曾约定只要世界冠军赛拿到名次就来师大,结果她不仅拿到了名次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;现在,她已经拿到了师大的心理学博士学位。——谢老师曾经谈起她回来教书的动机,她说:“师大培养了我十五年,我应该有所回报。”于我心有戚戚焉! 

        谢老师对学生非常关心。或曰:老师关心学生是应该的,这是老师的天职啊。道理是这么讲,但是据我所知,谢老师却又是非常忙碌的:家庭的负担且不说,棋院的职务、东城区教委的职务,什么采访、出差……各种活动一定应接不暇。而我们在她的圈子里,似乎是处于鄙视链的下层的。处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觉得如果谢老师对我们这群菜鸟保有一些耐心就已经值得尊重了,而关心爱护则更不容易做到。

        谢老师却与众不同。举一个例子吧。有一阵正值国象世界杯男子个人赛,谢老师原本晚上八点下课,八点半要应邀去评论比赛直播的,结果因为和我们下棋到八点半棋局还没结束,于是迟到,而且连续三周都是如此。人家一条条的短信发过来催,谢老师完全可以把棋盘一推不下了,我们也会理解的。但她知道学生珍惜与她对弈的机会,为了学生的自尊和进益,她没有这么做,而是坚持把棋下完。这种取舍,我们会记在心里。

        另有一次,我参加考研复试,由于调剂到了本校一个不太满意的专业便准备放弃复试。谢老师听闻后,只是说:“好好考虑下啊,你的朋友们还在这儿呢。”旁人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谈利弊,但这句话却让我印象最深。 

        此外,谢老师认真阅读每一个学生发来的邮件,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,尽管一定有不少问题很傻。我们有了一点进步,通常会得到及时的肯定;而当我某次心情不好时,谢老师也能瞧出来并耐心询问。 

        时间拨到我毕业之后的某一年,回北京看朋友,特地抽出一晚上去谢老师的课上听课。下课之后她留下几个学生在校园里逛了半个钟头,一边逛一边讨论棋与人生。

        当时,我们开玩笑地说起后起之秀是不是比她更凶猛时,谢老师仍是很有自信:“我不是下不动棋才不下了的,而是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。”说起我们以后的求职,谢老师提到北京的少儿国际象棋普及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白,有发展前途,推荐我们去试试(后来谢老师也经常为我们推荐岗位)。当提到这个职业前途无量时,她还特别告诫了我们一句话:

     

     不贪就会很开心。

     

    这又是一句我记到现在的话。这句话后来被我演绎成了更适合自己、且正在践行的另一种表达方式:

     

    鸿鹄安知燕雀之志哉。

     

    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。

     

    教师节快乐。

    好望教育

    封面:谢军、李一峰
    美工:叔明子
    标题、正文:李一峰
    摘要、编者按:淋漓山人
    修订:李泳民、赵稣欣
    排版:李润
    责编:李泳民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